原 料:豬大腸、香菜末、胡椒粉、肉桂粉、砂仁粉、蔥薑末、白酒、醬油、白糖、醋、糖、清湯、精鹽各適量。
特 色:九州宴席——精工細作的美味經典魯菜——九轉大腸。
操 作:1、將肥腸加入食鹽堿將裏外兩面都清洗幹淨。
2、去除豬肚內面的白色豬油膜。
3、再最後一次用白醋將裏外都清洗一遍。
4、將清洗幹淨的肥腸放入冷水中煮,加入蔥薑、八角、桂皮、幹辣椒、花椒等一起煮。
5、煮透撈出控幹水分,切成2。5厘米長的段。
6、燒熱鍋加入油,待七成熱時,下入大腸炸至金紅色時撈出。
7、留少許油,加入一塊冰糖炒糖色。
8、糖熬成紅棕色後將肥腸倒入。
9、翻炒肥腸上色下入蔥薑蒜末一起翻炒。
10、再烹入白酒、醬油、白糖、白醋,倒入高湯,煮開後微火上煨。
11、待湯汁收到差不多是,加入胡椒粉、肉桂粉、砂仁和鹽,繼續煨至湯幹汁濃時。
12、加入一半的香菜末一起翻炒,關火。
13、盛人盤中,再撒剩餘一半的香菜末。
貼士:
1、肥腸用套洗的方法,用食用堿將裏外翻洗幾遍,放入盤內,最後用白醋揉搓,除去粘液,再用清水將大腸裏外沖洗幹淨。
2、將洗幹淨的肥腸先放入涼水鍋中慢慢加熱,煮肥腸時要寬水上火,開鍋後改用微火,煮時可加蔥薑、花椒、幹辣椒等大料,除去腥臊味;煮熟後撈出切成段,放入油鍋中炸
,炸至金黃後撈出。
3、入鍋炒時先炒糖色,再加入炸過的肥腸翻炒,上色後加入蔥薑蒜末,爆出香味後烹入白酒、醬油、白醋和高湯,小火慢慢煨至湯汁濃稠,下入一半香菜末,翻炒出鍋後再
將另一半香菜末撒在上面。
4、經過這一洗、二煮、三炸、四燒,多道工序做出來的大腸軟嫩,肥而不膩,鮮香味美,兼有酸,甜,香,辣,鹹五味,真得讓人久食不厭。
5、“九轉大腸”是經典傳統魯菜,據說在清光緒年間,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,制作的香肥可口的”紅燒大腸“,非常受大家歡迎;後來又對其加以改進,即將洗淨大腸入開水
鍋中煮熟後,先入油鍋中炸,然後再加調料和香料烹制,使”紅燒大腸“的味道更為鮮美。當時許多著名人士在該店設宴時均備”紅燒大腸“一菜,這其中就包括一名才華橫溢的
文人,他因深知店家喜愛九字,又感歎此菜烹飪工藝之精細考究,味道之感歎工藝精細美妙獨道,遂取道家“九轉金丹”中反複提煉才得仙妙之取道提煉美妙物的意思,便將其更
名為”九轉大腸“。從此“九轉大腸“一菜便馳名全省,成為山東最著名的菜肴之一。
留言列表